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5日下午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心举办微课教学比赛暨校第七届微课教学比赛选拔赛。教务处处长王凯教授应邀担任评委并对参赛教师进行指导,支部书记葛翠柏主持活动,副书记石红霞及全体教职工参加。
本次微课教学比赛面向我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要求参赛教师围绕所担任课程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开展说课。比赛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特定教学任务,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并将教学的过程制作成为学习资源的能力。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六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比赛。
六位思政课教师分别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怎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五四运动与当代青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等六个方面一一展示。经比赛专家评委的综合考评,根据比赛办法要求,邱天获一等奖,张春梅、孙凤兰获二等奖,渠彦超、朱晓林、洪北頔获三等奖。
王凯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微课比赛的选拔模式,并针对参赛教师的展示情况,就如何提高微课设计能力、展现微课成果等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指导。他从加强对微课的理解、注重微课脚本设计,增加微课制作的逻辑性、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支部书记葛翠柏作了总结发言。她对王凯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思政课教师在微课展示中存在的不足作了一一点评。葛翠柏强调微课教学是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需要、促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举措,也是积极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的探索。全体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这一核心目标,持续加强微课的脚本设计、内容凝练、制作打磨,用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课教学。
此次比赛加强了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推进了思政课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通过本次比赛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工作。
比赛活动后,王凯与全体思政课教师一起参加学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周末理论大讲堂”活动,系统学习了张会峰教授主讲的“通过思想课教学语言转换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等内容。
比赛现场
参赛教师展示
周末理论大讲堂学习现场
文:华楠、姚利松
图:姚利松
审核:石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