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我国首部体育非遗权威教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首发仪式在南京举行。本次首发仪式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南京体育学院联合主办。基于疫情防控安排,首发仪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通过网络全程现场直播。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隆胜军、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卫权、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熊伟、南京体育学院校长杨国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崔乐泉、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张鲤鲤、中体产业集团总裁助理潘时华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首发仪式,共同见证这部教材的面世。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兰亚明主持发首发仪式。
教材主编杨国庆从教材编写背景、思路与原则、内容体系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教材的出版过程,并对组编单位、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杨国庆希望通过该教材的编写,能够更好地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在大学校园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丰富体育教育内涵、阐释好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理解、支持与保护,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哲学观、价值观和文化观。
王卫权在线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的出版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是国内第一本体育非遗教材,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切实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南京体育学院杨国庆校长领衔的学术团队,秉承对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先行者的视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尝试,推动学科审思,廓清学科发展,贯彻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努力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发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思想品德提高、向上向善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弘扬与传播的高度、调查与研究的深度,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对于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借鉴意义、指导意义。
隆胜军在线发表了讲话。他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民族精神追求,诠释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体现了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更好地传承、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编写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历时近两年时间,国内第一本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教材顺利完成编写出版并进行首发,可谓恰逢其时。该教材的出版对丰富和完善体育专业教材体系,促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加快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该教材的问世也有效填补了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的空白,对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悉,该教材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2位知名学者先后经过三次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研讨和为时一年多的修改统稿,最终得以成书。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委会力求将体育非遗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有机结合,真正促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了体育非遗新的时代内涵。发布仪式最后,参加首发仪式的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启动新书发布。下午,教材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了体育非遗教材圆桌论坛,围绕教材后续的培训、推广、项目开发、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参加首发仪式的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新书发布
南京体育学院校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主编杨国庆讲话
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兰亚明主持发首发仪式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首发仪式现场
参加首发仪式的领导、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