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磨实战,蓄力赛场!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足球队备战校五人制球赛纪实

文章来源: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5-11-11浏览次数:12

随着校园五人制球赛的日益临近,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足球队以专业姿态全力备战,始终秉持“实战为导向、细节为核心” 理念,将 “以赛代练、以练促战” 作为核心训练模式,依托体育教育专业的赛事训练理论,在科学系统的训练中打磨技术、凝聚默契,稳步提升竞技实力,期待在赛场绽放青春光彩。

训练伊始,氛围便迅速升温。全体队员围圈搭肩、高声呐喊,铿锵有力的加油声凝聚起十足士气。随后的热身环节独具专业特色,教练组融入体育教育专业“专项准备活动” 理念,通过高抬腿、侧向滑步激活下肢肌群,搭配脚踝绕环、髋关节灵活性练习,针对性应对五人制赛场频繁变向需求,既唤醒身体状态,又有效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热身后的训练分为核心技术打磨与模拟实战对抗两大板块。在“8 米 ×10 米” 限定区域内,队员 4 人一组开展连续传接练习,教练员实时指导,强调 “传球前提前观察跑位,力度控制在队友一步可接范围”,让每一次传接都贴合实战。紧接着,按照赛事规则,队员分成两队展开 “2 节 ×25 分钟” 全场对抗,教练组结合五人制赛事空间小、节奏快的特点,提前部署战术:“防守采用区域协防,重点盯防对方核心球员;进攻侧重快速攻防转换,利用短传配合撕开防线”。训练场上竞技氛围热烈,中场精准调度、边路快速突破、后防及时补位,每一次精彩抢断与巧妙传球都引来场下阵阵喝彩,队员们展现扎实个人技术的同时,也暴露了 “体能分配不均”“高压下处理球不够冷静” 等问题。

训练尾声,复盘与针对性补练同步推进。队员们先进行静态拉伸,针对大腿后侧、小腿、腰背等核心肌群逐一放松,缓解训练疲劳;随后,带队老师结合比赛视频和现场观察,精准点出“第二节后半段体能下降导致传球失误增加”“防守补位不及时” 等问题,队员们也主动分享实战感悟,明确改进方向。针对暴露的短板,球队立即展开专项补练:通过 “15 米冲刺 ×8 组” 的间歇训练强化体能,以 “3 人一组高压逼抢传接练习” 提升传球精准度,让每一次训练都有沉淀、有提升。

从赛前动员到科学热身,从技术打磨到实战对抗,再到复盘补练,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足球队的备战每一环都紧扣五人制赛事需求。这支有基础、肯拼搏的队伍,在专业教练团队指导下,技术能力、实战经验与团队默契持续提升,正以最佳状态迎接校园五人制球赛挑战,誓要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体育学子的拼搏精神与青春风采。

图文:卢奎

审核:卢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