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全校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党委统战部于7月6日下午组织全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以及思政课教师代表赴江苏大剧院集中观看大型原创话剧《朝天宫下》。此次活动以“观剧学史续文脉,筑梦强种汇同心”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引导全校统一战线成员感悟历史使命、厚植家国情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许立俊出席此次活动。
话剧《朝天宫下》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聚焦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在朝天宫地下库房的生死存亡。剧中,日军企图掠夺中华瑰宝,故宫文物工作者与师生以“国家亡可复,文化毁则永无复兴”的信念,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文化较量。全剧通过四幕叙事,将文物南迁的壮阔历史与个体命运交织,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担当与气节。
观剧结束后,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纷纷抒怀,表达此次所看所想。
民革原高校支部主委杨应宪坦言:“以祝同礼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凭借机智勇敢和敌人斗争,并不惜牺牲保护国宝文物,实践了‘人在文物在’的誓言,谱写了一曲守护文明火种、庚续民族精神的壮丽诗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传承这种精神,为培养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民盟南体支部盟员彭勇感慨道:“故事以‘人在文物在’的铮铮誓言,捍卫中华文脉不灭。发出“国家可复,文化一亡则永无复兴”的呐喊,深刻揭示文物承载的民族根魂,彰显了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与信仰担当。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努力传承体育文化与精神,践行“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思想,为体育强国建设增砖添瓦。”
十二届省政协委员、民进南体支部主委袁紫娟指出:“文物虽无言,但它映古今,《朝天宫下》既是抗战剧,又是文化剧,如今硝烟早已散去,但这段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抗争历史,我辈要植入心灵,时刻自勉自省!”
九三学社南体支社副主委王建琴说到:“作为南京人,我曾多次经过朝天宫的红墙外,却不知道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发生过这样感人的故事。一群执着无悔的护宝者用生命守护着藏在朝天宫下的国宝安危,谱写了一曲炎黄子孙为存续文脉不屈抗争的壮丽诗篇,给后人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希望能看到更多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故事搬上舞台,让后人们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像保护母亲一样保护我国延续千年的文脉。”
南京体育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孔小虎慨叹:“朝天宫下,文物守护者以赤诚担当,血肉筑垒,护佑千年文脉。剧场内外,时空交错,让我们感受先辈们在国难当头时的选择与坚守。民族危亡之际,文化传承成为精神支柱。故宫文物的辗转流离,映照中华民族的不屈与坚毅。朝天宫每砖每瓦,皆是保家卫国的决心;每箱文物,尽是民族文明的不朽希望。国宝流转,初心不改;朝天宫下,精神永存。”
南京体育学院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员吴平平描绘到:“今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故宫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直到现在,我的耳朵里还回荡着“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的台词,真的非常震撼,这部话剧让人看到了原创艺术植根于养育我们的这片文化沃土的可能性。”
我校与二师院联合侨联副会长祝玮东讲到:“话剧《朝天宫下》以声画交融的舞台艺术语言,演绎了文物工作者在南京朝天宫地下库房,用生命捍卫故宫国宝的惊心一幕,直击在场每位观众的心灵,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升华。这也是对南京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文物不可再生,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许立俊则指出:“话剧以艺术形式诠释了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共御外侮’的历史传统,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与党同心同向。所以《朝天宫下》不仅是一部抗战文化剧,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希望我校广大统战成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竞赛训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共同绘就学校发展的‘同心圆’。”
此次活动是南京体育学院“同心共筑教育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创新实践,也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前瞻实践。它以艺术为桥梁,将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进一步激发了全校统一战线成员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同心共筑教育梦”主题教育内涵,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凝聚共识,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体育大学注入强劲动力。
文:王一迪
图:张雅怡
审核:许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