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于近期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采风活动。此次活动采用“自主参访+主题研学”的形式,分批次带领学生走进南京博物院(民国街道展区)、湖北省博物馆、梅园新村、鲁迅故居及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文化场馆,通过实地探访、历史追溯与跨时空对话,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厚植文化自信。
南京博物院:民国风情
学生们首先走进了南京博物院的民国街道展区。复古商铺、老式电车等场景生动再现了近代社会风貌。2022级学生俞雯彰表示:“课本里的‘中西碰撞’在这里变得具象化,旗袍与西装的并置,让我更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包容。”而多次探访的杲晗铃则对汉代玉璧的雕刻纹路有了新的认识:“云纹与兽面纹的组合暗含礼制深意,历史需要静心品读,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密码。”
湖北省博物馆:千年回响
部分学生赴武汉参访湖北省博物馆,亲身感受曾侯乙编钟的魅力。2022级学生陆思羽激动地说:“站在曾侯乙编钟前,听到工作人员用复制品演奏《楚商》,那一刻突然懂了什么是‘钟鸣鼎食’的礼乐文明。”未能亲临现场的滕文韬则通过线上联动形式“云参观”,借助高清VR体验,他同样感受到了编钟纹饰的精美与“礼乐治国”的深远影响。
梅园新村:历史见证
在梅园新村,学生们关注到了邓小平1956年对青年的讲话手稿复印件,以及馆内展出的其他革命历史文物。从1984年学生在简朴会议室抄写语录,到2024年学生用平板电脑扫描展厅二维码在线生成“嘱托学习卡”,工具的升级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永不过时。
鲁迅故居:红色印记
走进鲁迅故居,学生们被鲁迅书桌前的台灯与堆叠的手稿深深吸引。徐孙艳同学感叹道:“无需华丽装饰,一盏灯、一支笔、一方书桌,足以照见文化人的风骨与坚守。”从老照片、信件中触摸历史温度,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者“平凡中的伟大”。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热血长存
活动的高潮部分,学生们参观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烈士家书展柜前,学生们驻足良久,被信中“为革命而死,人生快事”的坚定信念所感动。学生们纷纷表示,与烈士的牺牲相比,自己的困难显得微不足道,这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学习与生活。
活动最后,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组织了线下分享会。学生们围坐一圈,结合参访经历畅谈感悟。讨论声与翻动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青年学子对文化传承最朴素的思考与热情。
此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采风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度,更激发了他们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了解、感悟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图:俞雯彰、杲晗铃、陆思羽、陈怡
文:唐佳、陆思羽
审核: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