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民革上海长宁区委会祖统委主任、长宁区委会一支部主委万乐刚率领支部党员到南京体育学院参访考察。党委副书记兰亚明,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刘海宁,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许立俊陪同参与。
万乐刚一行先后参访依托民国中央体育场建筑群以及校史陈列馆、近代体育陈列馆、奥运冠军大道、世界冠军之路、中央国体专校门牌坊等场所,整合学校各类统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的省级“兴体报国”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和市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其中,中央国体专校的创立者张之江先生是万乐刚主委的外祖父,万乐刚主委与南京体育学院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此行也是对中华武术精神的传承之行。
作为我校前身中央国体专校(中央国术馆)的创办者张之江先生的外孙,投身“武林”十余年的万乐刚主委本着将外祖父倡导的“要把中国武术精神发扬光大”这份使命,在我校中国近代武术研究中心,现场与学校档案馆、校史馆、近代体育陈列馆馆长支川,武术与艺术学院武术系系主任、副教授刘靖进行交流与探讨。
参访活动后,双方互赠纪念品以表友谊与感谢,并相约今年11月在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国术)交流大会的舞台再会,进一步切磋中华武术精髓与技艺。
活动结束后,万乐刚主委感慨万千,向我校表示郑重感谢。他深情地说道,南京体育学院为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恢复中央国体专校旧址、重建国术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谨代表张之江家族表示深深的谢意。
武术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叶瑛,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洪磊、学校民革党员杨应宪及党委统战部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参访考察活动。
附:张之江简介
张之江,行伍出生,曾任西北边防督办兼国民军总司令、北伐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团主任,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1936年9月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1928年3月24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创建“国术研究馆”,将武术真正上升到国家层面。当年7月,改组为中央国术馆,张之江任馆长。受“体育救国”思潮的影响,张之江主张“强种御侮,明耻教战”,倡导以武强身,救国为民,为改武术为“国术”奔走呼号。后来张之江抓住机遇,推动国术馆改革,将其更名为能够培养体育师资的“中央国体专校”,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武术人才,并赋予武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内涵,为弘扬我国的武术文化和发展体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之江当选为全国第二、第三、第四届政协委员,他仍然十分关心我国的武术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出于对国术的挚爱,张之江毅然致信毛泽东主席,提出自己对国术发展的看法,1955年2月1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回信致意,以赞扬他的“热忱爱国”精神。
作为出生于武乡、成长于行伍、醉心于国术的“国术馆之父”,张之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传统武术的淘金者、武术文化复兴的领航者、现代武术教育的首创者和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开拓者。其卓越见识、创新精神和不同凡响的骄人业绩,令人感佩不已,值得后辈铭记和学习。
在奥运冠军大道纪念石前合影
参观奥运冠军大道
在世界冠军之路纪念石前合影
参观校史馆
参观中央国体专校旧址
在中央国体专校牌坊旧址前合影
民革上海长宁区委向学校赠送纪念对联
学校向民革上海长宁区委赠送纪念品
万乐刚主委在其外祖父张之江先生简介前合影留念
文:王一迪
图:李冉冉
审核:许立俊、刘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