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育学院2024年“七彩假期 体育助梦”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淮安举行

文章来源: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8浏览次数:35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动员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进一步推动我校与淮安校地共建走深走实,7月7日上午,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宁”聚青年 助梦拥“淮”2024年“七彩假期”体育助梦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淮安市淮阴区淮阴小学隆重举行。

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刘红明、淮安市副市长王向红、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爱华出席启动仪式,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院长沈鹤军,南京体育学院团委书记陆春龙,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菊,淮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人才办主任姜洪洋,淮安市体育局局长祁德霞,淮安市淮阴区委副书记、区长何喆,共青团淮安市委书记刘浏,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鹏飞,以及南京体育学院体育助梦团队员、古清口街道辣树村暑托班学生以及淮阴小学学生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前,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由陆春龙、许安琪、陈玘、黄旭、赵杰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共同录制的淮安“爱心暑托班”专题祝福视频。

肖爱华代表南京体育学院为本次开班仪式致辞。肖爱华表示,南京体育学院是江苏省教育厅和体育局共管的全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院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同时承担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竞技体育“为国争光、为省添彩”双重使命的高等体育学府。长期以来,学校坚守“严和朴实”校训精神,探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南体模式”,先后培养了16位奥运冠军、110位世界冠军以及数以万计的体育领域专业人才,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体教融合的典范”。希望能以此次志愿服务为契机,积极探索校地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校地合作,着力构建“全链条孵化、全周期培育、全过程服务”的实践育人体系。同时,围绕淮安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发挥南京体育学院的特色人才培养优势、体育前沿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夯实和拓展合作契合点,努力在江苏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火热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勇当第一方阵排头兵,为体育强国和强省建设贡献融合力量。

何喆代表淮阴区委、区政府致欢迎辞。他向莅临本次开班仪式的嘉宾和实践团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淮阴少年儿童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积极参与爱心暑托班的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何喆表示,近年来,淮阴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全面深化“希望工程·圆梦助学”“梦想改造+”后半篇章,持续开展“爱心暑托班”系列服务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希望在淮安市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未来能够与南京体育学院在更广的领域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启动仪式上,刘红明、王向红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陆春龙与刘浏签署《校地共建协议书》。沈鹤军向淮阴区古清口街道捐赠体育用品。与会嘉宾一同登台,扔出标志着本次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开始的“纪念飞盘”。体育助梦团成员崔馨睿同学介绍了体育助梦团志愿服务开展计划及预期效果。体育助梦团学子带来了精彩的开幕式表演并与淮安市“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代表交换了纪念礼品。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由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菊、辅导员丁雅凡担任指导老师,团队成员由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和新闻学专业共计16名同学组成,在接下来的志愿服务中,体育助梦团将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南体青年学子风采,以体育精神赋能基层服务。


刘红明、王向红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肖爱华致辞

何喆致辞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体育器材捐赠仪式

崔馨睿介绍项目情况

南京体育学院实践团队与淮安市“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代表交换纪念礼物

启动仪式表演现场

与会嘉宾共同向孩子们抛出“纪念飞盘”

启动仪式现场

团队成员合影

启动仪式现场合影


文:蒲月、吴俊杰、崔馨睿

图:赵隽、蒲月、张硕

审核:喻菊、丁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