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育学院召开中国足球裁判学院 暨足球裁判(微)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葛见珠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2

48日下午,南京体育学院在仙林校区成功举办中国足球裁判学院暨足球裁判(微)专业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为中国足球裁判专业发展献计献策。南京体育学院副校长、党委常委陈爱国,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中国足球裁判学院)院长赵琦,足球裁判(微)专业负责人马宁等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包括中国足协裁判部高级经理罗海涛、亚足联裁判部原经理丁然,中国足协裁判员体能讲师唐旭甦,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上海体育大学足球学院执行院长陶然成,北京体育大学足球裁判委员会主任艾堃,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教师张铖,江苏省足协技术部部长王融等。足球系骨干老师刘红兵、魏亮等全程参加活动。会议由现役国际级裁判、运动训练学院教师马宁主持。

陈爱国副校长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强调足球裁判专业建设在推动中国足球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陈校长表示,南京体育学院作为中国足球裁判学院的建设单位,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足球裁判人才。随后,与会专家分别就各自领域进行了专题报告。亚足联裁判部原经理丁然以《亚足联裁判学院介绍及国外裁判学院发展现状》为题,系统介绍了亚足联裁判学院的培养模式及欧美国家裁判教育的先进经验。中国足协裁判部高级经理罗海涛在《中国足球裁判发展现状》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国内足球裁判队伍规模逐步扩大,但高水平裁判仍存在缺口,需加强青年裁判培养,完善职业化发展路径。中国足协体能讲师唐旭甦结合科研数据,作《国内外足球裁判体能表现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专题报告。他通过对比国内外裁判体能训练标准,提出应建立符合中国裁判员特点的体能训练体系,并引入科技手段提升训练效率。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立足地方实践,介绍了江苏足球裁判的发展现状。他表示,江苏足协近年来通过举办裁判培训班、建立裁判员数据库等方式推动裁判队伍建设,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裁判人才。

专题报告后,与会专家围绕足球裁判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招生考试办法、课程体系优化、裁判员实践能力提升以及职业化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上海体育大学陶然成老师、北京体育大学艾堃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学校培养足球裁判员的经验,对足球裁判特色专业申报、精英足球裁判员培养、足球裁判员培训管理等方面提出诸多宝贵建议。讨论中,大家建议建立裁判员培训基地,定期组织高水平裁判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交流。在职业化发展方面,专家们呼吁完善裁判员职业发展通道,提高裁判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足球裁判事业。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中国足球裁判学院)院长赵琦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表达了学院全力支持足球裁判学院及足球特色专业建设的决心,并对整理足球裁判专业申报材料、加强凝练专业特色等具体问题提出要求。会后,国际级裁判、同济大学张铖老师为微专业学生带来关于越位判罚的主题讲座。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足球裁判人才的培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学院将积极推动与国内、国际先进足球裁判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助力中国足球裁判事业快速发展。南京体育学院将继续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南体力量!

参会人员合影

陈爱国副校长讲话

会议现场

丁然先生专题讲座

罗海涛先生专题讲座

唐旭甦先生专题讲座

王小湾副主席发言

同济大学张铖专题讲座

分组研讨会



图文:马宁、刘红兵

审核: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