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度微专业招生工作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84

各高教二级学院:

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品牌专业与特色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满足学生跨学科交叉复合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微专业招生报名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在我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某一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等,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和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提升学生竞争力。微专业学习周期不超过两年,一般包含5-8门课程,课程总学分15学分左右。

二、招生信息

序号

微专业名称

负责学院

招生人数

学制

学分修读

要求

招生对象及条件

授课时间

1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

20人

2年

15分

面向全校二、三年级(优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对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有浓厚兴趣者优先。

2025年9月--2027年7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上课)

2

教练员

运动训练学院

40

2年

14

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二年级、三年级本科生(每名学生限报一个微专业)

2025年10月--2027年6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工作日晚上、周末或寒暑假期间上课)

3

智慧体重管理

运动健康学院

30人

1年

13分

面向全校二至四年级全日制全体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现有学业成绩良好,对体重管理领域有浓厚兴趣者优先。

2025年10月--2026年6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工作日晚上、双休日上课)

4

足球裁判

运动训练学院

70人

2年

15分

面向运动训练学院足球专项一年级,以及其他专业二、三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业水平突出者,可放宽至一年级)

2025年10月--2027年7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工作日晚上、周末或寒暑假期间上课)

5

体育赛事媒体服务与运行

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

30人

2年

15分

面向全校二、三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体育赛事服务、体育媒体运行,对体育传播领域有浓厚兴趣、致力于从事体育传媒工作的学生优先

2025年10月-- 2027年5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工作日晚上、周末或寒暑假期间上课)

6

传统体育运动处方

武术与艺术学院

30人

2年

15分

面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一年级,以及其他专业二、三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其他专业水平突出者,可放宽至一年级。

2025年10月--2027年7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工作日晚上、周末或寒暑假期间上课)

  注:1.每名学生仅可选择一个微专业报名。

  2.以上微专业教学培养具体安排、课程简介联系方式等详见招生简章(附件)。

、微专业收费与证书发放

1.微专业依据总学分一次收取费用,100元/学分。未及时缴纳学费或不及时注册者,视为自动放弃修读微专业。学生因各项原因终止或自愿放弃微专业修读,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2.关于报名缴费的具体细节及流程,教务处将另行通知。

3.学生按照微专业开设要求,修读完成微专业设置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后,经所在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审定,发放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微专业证书。

特别说明:微专业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招生报名流程

1.9月18-24日,各微专业开展招生宣讲,学生选择要申报的微专业,填写《南京体育学院修读微专业报名表》(附件7)到招生学院报名。

2.9月25-26日,微专业开设学院对报名学生进行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报送《南京体育学院2025年度修读微专业拟录取名单》(附件8)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学院公章)至教务处教研科。

3.9月27-29日,教务处对各微专业报名结果进行复核,公示招生结果。

、其他事项

1.请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做好招生宣传,做好报名组织工作,确保微专业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2.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教研科古老师、杜老师,联系电话:025-84755149。

 

附件2025年度微专业招生相关材料.rar

                           

 

                                                                                     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

                                                                                                 20259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