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乳酸在游泳训练全程监控的应用研究

发布者:游泳系发布时间:2015-07-21浏览次数:732

血乳酸游泳训练全程监控的应用研究

周正荣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游泳队男子12名、女子4名运动员从2012413日一201297日期间,为期145天、160 人次正常训练课 ( 包括有氧、有氧无氧混合、无氧 )过程中对其血乳酸的检测观察、分析比较, 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血乳酸在不同训练强度中的变化特点,以期为游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通过血乳酸与运动成绩之间指标关系的变化,以期为训练负荷的控制,训练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血乳酸  游泳  训练强度


1、前言

血乳酸是一项较敏感的生化指标,乳酸的产生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血乳酸对评定适宜的运动强度,明确训练手段和效果至关重要,检查训练水平都有很大帮助,将其与强度合理结合起来,能较理想的提高运动水平,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和信心1。血乳酸值作为运动训练的主要监控手段,在反复测试了某一运动员的成绩与血乳酸值后,能够建立该运动员的训练模式[2]本文通过对比赛与训练中运动员血乳酸的测试,全程监控运动训练强度,为游泳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本文2012413-97日期间,为期145天、160 人次正常训练课 ( 包括有氧、有氧无氧混合、无氧 )过程中对其血乳酸的检测观察、分析比较得出,根据血乳酸在不同强度训练中的变化特点可以对训练强度监控及运动员的疲劳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在训练过程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游泳队一线运动员,男子12名,女子4名。其中游泳国际级健将2名,国家级健将11名,一级3名。受试者基本情况见(表1

1  受试者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Y

身高(m)

体重(kg)

男运动员          19.92±1.85          1.82±0.03        72.83±4.02

女运动员          19.00±1.58          1.73±0.04        65.00±3.24

所有受试者常年参加训练和比赛,均无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本次测试。

2.2测试仪器与方法

1测试仪器:血乳酸指标检测主要用YSI1500便携式乳酸盐测试仪器。

2)测试方法:

跟踪测验:2012413-97日期间,对江苏游泳队12名男子和4名女子运动员,进行600多人次的血乳酸测试,本次测试的原则是:在这145天的训练过程中,根据游泳训练计划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训练计划中的包干时间,脉搏,强度等级,以及运动员要达到的运动成绩后的血乳酸值与比赛中运动员的血乳酸测试结果进行对照,找出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差距。其真实的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训练质量的掌控及训练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

2.3数理统计法

测试结果以平均值士标准差(M±d)表示,进行单因素组间均数t检验。

3.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为期145天、160 人次正常训练课 ( 包括有氧、有氧无氧混合、无氧 )以及比赛中血乳酸的检测分析比较得出,血乳酸在不同强度训练中的变化特点。见表2

2 训练中与比赛中的血乳酸比较

           比赛            训练             训练             训练

 乳酸(mmoUL            8×200米        5×100米         4×50

3.69±2.63          4.12±2.63        11.82±3.05       14.88±3.12

人次n 20              60              60                 40

表示#表示训练与比赛有显著性差异在4×50 m中,短距离运动员与长距离运动员有显著差别P<0.05,从表2可见,在不同的训练内容手段中,训练中所采取的血乳酸值与比赛中血乳酸值相对比,比赛中的血乳酸值远远高于训练中的血乳酸值。在主要计划训练手段中,如:8×200 m有氧供能训练2min20s包干为持续性短间歇的训练,要求队员只有5s-10s的休息时间,每次安排3-4组,每组训练后即刻采血,取每名队员在训练课中最高一次值乳酸计算;其它训练主要内容都是以长时间间歇性训练,每次运动后让队员有一定的时间休息,休息时间为l-3min不等 ;5×100 m 2min30s干无氧酵解训练,队员有一定的时间休息,训练进行3组, 每组训练结束后,让队员休息3min后采手指血, 取队员在训练课中最高一次值乳酸计算;而4×50 m分钟包干磷酸原系统供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一般安排4组,每组训练结束后,让队员休息3 -5min后采手指血, 取队员在训练课中最高一次值乳酸计算。2血乳酸平均值测试结果可见,比赛中血乳酸平均值最高,在50m4min包干磷酸原系统供能训练血乳酸平均值次之,5×100mmin30s包干无氧酵解训练血乳酸平均值第三 8×200 m氧供能训练2min20s包干持续性训练血乳酸平均值最低。这也说明不同训练内容手段产生的血乳酸各不相同其中8×200m有氧供能训练2min20s包干,主要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其特点是所练习的时间长,间歇时间比较短,乳酸值累积不高,有个别队员达到5-8mmolL,超出了训练要求,大部分队员还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这种训练手段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因为氧训练是工作肌在保持乳酸的产生和排除平衡的状态下工作,这种速度可以维持较长的工作时间,是发展耐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展耐力的重要原则。氧训练可以改善骨骼肌的代谢,提高肌肉耐力,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在有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改善游泳运动员的后程训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5×100 m 2min30s包干有氧无氧训练是指运动员在缺氧的情况下持续运动的能力,其特点是以有氧与乳酸混合代谢供能为主的训练,特征是练习的时间不长,有一定间歇时间休息,但不是完全休息,乳酸值累积较高, 从能量代谢角度来看,是以有氧与乳酸混合代谢供能,无氧训练所产生的乳酸值,对改善比赛中的后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50m 4min包干磷酸原系统供能训练,,主要是以无氧与乳酸代谢供能为主的训练,其特点是所练习的时间很短,有比较长的间歇时间休息,不完全休息,这种训练方法手段与比赛过程中的乳酸代谢供能特点较一致,血乳酸大量产生,达最高值,改进忍受乳酸能力,培养比赛能力及比赛技术和专项能力。通过比赛中与训练中乳酸值研究说明:乳酸值4-5mmolL为有氧训练为;乳酸值8-10mmol/L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乳酸值10mmol/L以上为乳酸训练。3

根据运动员在同内容,同要求的训练中,训练前后血乳酸的比较,测试结果见表3

3训练前后血乳酸前后的比较


8×200训练

5×100训练

4×50训练

时间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乳酸(mmoUL  4.32±1.43  3.84±2.83  9.76±2.36 8.31±2.75 12.56±2.05 10.88±3.08

人次(n)   30           30         30             30         20             20

注:#表示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别P<0.05

如表3所见:在用8×200 m训练计划的测试中,第一次队员的乳酸值累积都比第二次的高,同时运动成绩还低于第一次,因为这个阶段是训练初期,运动员的机能水平较低,对运动员本身来说在机体上可能是一个适应性阶段,乳酸反应不太稳定。但是主项的有氧要求更高,。在有氧练习的要求下乳酸值偏高,随着运动员机体对训练的适应,各机能水平都有一定的恢复与提高,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运动员训练情况出现了良性循环,在第二次的测试中大部分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乳酸值下降,表明该训练计划手段训练可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达到训练中的预期效果;5×100 m 2min30s包干无氧酵解训练,在二次同样训练手段训练后血乳酸对照。在同样训练要求中完成,运动员训练成绩在第二次提高情况下,血乳酸却表现出下降的规律。这是因为随着前面有氧能力的提高,使运动员机体的内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能量代谢的各通道均打通,在手段上仍以初期的方法为主作推进,运动员也能较好地完成所设定强度的要求,成绩指标有明显提高而乳酸值呈下降趋势或能维持在原来水平上,此时有氧、无氧混合强度成绩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乳酸下降或维持原有水平。大部分队员呈现第二次成绩提高,乳酸下降的趋势。但是有一名队员张XX5×100 m 2min30s包干无氧酵解训练后血乳酸水平仅为5.50 mmol/L493mmolL,远远没有达到无氧酵解训练效果。说明5×100m 2min30s包干无氧酵解训练手段可以适用于多数优秀游泳运动员,但该训练手段并不适用于张XX运动员。张XX应该用其他的训练手段来发展无氧酵解能力;50m 4min包干属于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手段与比赛过程中的乳酸代谢供能特点较一致,通过3中看出,经过训练监控研究表明,50 m 4min包干磷酸原系统供能训练血乳酸值长距离运动员和女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为48mmolL,短距离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为1114mmolL50m全力冲刺作为一种训练游泳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的方法并非可以同时适用于不同的游泳运动员,因为短距离运动员的血乳酸明显高于长距离运动员;男运动员的血乳酸明显高于女运动员2采用50m 4min包干磷酸原系统供能训练有助于长距离运动员和女运动员训练机体磷酸原供能水平的提高,表明此训练手段方法对短距离运动员应用更加适用。


4.结论

4.1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时,血乳酸值低于一般运动员,血乳酸值可作为游泳运动员选材的有效指标

4.2 经过5个月的训练检测,同等距离运动员训练后数据比较表明:在持续大运动量高负荷训练过程中,运动水平高,能力强的运动员血乳酸恢复值低于一般运动员4说明乳酸恢复值可作为评定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状况和训练水平的有效指标,血乳酸恢复值低者恢复较好,训练水平高。


参考文献:

1]冯伟权等.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裘建宁  山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 2006

[3] 陈勤 采用血尿素氮和血乳酸控制游泳训练负荷和强度的分析中国体育教练员[J]1996年第02

[4] 沈艳梅,王珏  游泳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水平的比较分析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