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遇见是久别重逢,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迎来了新学期、新征程。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自己的成长,体验升入中班后的变化,南体幼儿园中班组开展了“我是中班小朋友”园本主题课程故事。
经过一个漫长而又愉快的暑假,孩子们都长大了,新的活动室,新的伙伴,新的游戏……孩子们对中班全新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望。
在“我是中班小朋友”的主题中,我们从多元的角度,与幼儿一起回顾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长大”是一件神奇和令人兴奋的事。我们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在家,在幼儿园里是“中班小朋友”的角色,给予幼儿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加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实现做班级小主人的愿望,促进幼儿更加深刻的享受,表达“我是中班小朋友”的自豪和愉悦。
主题目标
1.知道自己升中班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能在环境中与同伴友好相处,愿意接纳关心新同伴。
2.对自己选择的包干区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坚持每天认真打扫,乐意为集体服务。
3.初步尝试创设班级的游戏内容和环境,安静倾听别人说话不随意插嘴。
4.能愉快安静的进餐,保持餐桌服装的干净,能独立有序的穿脱整理衣物,并能将衣物摆放在固定位置。
升中班了,孩子们成为幼儿园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吧!老师,宝贝们不用担心哦,老师会和你们一起,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对中班生活,充满了好奇,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了!
教师通过幼儿对话,了解到幼儿对于中班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了解到幼儿不安担心的情绪,其实升班对于很多孩子而言,意味着“升级”,“长大”和许许多多的变化,但幼儿的经验与感觉零散而模糊,于是我们帮助孩子们感知成长的意义,适应成长,享受成长的快乐。
第一次去新教室,孩子们都很好奇,左看看右看看,参观新教室,观察新的班级和原来的班级有什么不一样?面对新的环境,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索,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画笔展现出新的教室。
我们的教室从一楼换到了二楼,去教室的路线也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发现有很多条不同的路可以到达新班级。
在课程中,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评估指南》,专注于支持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探索,珍视孩子们的每次表达和创作,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设计教室,从而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和自信,这正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和支持其主动学习的理念。
成长带来的变化不仅有班级环境还有自己的变化,瞧!他们经过一个月的成长,不仅逐渐掌握了很多新本领,增长了新知识,而且还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孩子们开始分组讨论中班的值日生都要做什么,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制定好了,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知道今天谁值日呢?孩子们又积极的谈论。原来,简单的值日生工作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一种成长的宣言,每个小朋友利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服务,美好的集体生活也因“小小值日生”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的自画像,教师引导幼儿从自己身高的变化,学会的本领,画面中人物的表情,身上的装饰等方面进行表征外貌的明显特征,学习用双线条画人物形象感受自身的各种变化。
追随孩子们的经验兴趣,我们发现:在课程中成长是快乐的,成长是有收获的,升入中班对每一位孩子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中班的学习活动还在继续中,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都是快乐的,成长是有收获的,成长的路上,对于中班的每一位孩子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成长的延续。真正的教育从来不只是关注孩子习惯的培养,还有在习惯背后、行为背后的自我,让孩子的自我得以自然的发展,自主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润泽,让孩子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主人,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