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教育价值,在小朋友们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推动下,我们与幼儿共同查阅资料了解到: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钙、钾、硒、铁等,均是身体所需的营养素。适量吃萝卜可以为身体提供一定能量和多种营养物质,对健康生长有利。此外,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水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好处。
一天中午,小朋友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着饭菜,突然听到草莓组的小朋友一阵窃窃私语,走过去才听见他们正在讨论着汤里的菜是什么?
小允:你看咱们这个汤里面是什么呀?美美:它圆圆的,感觉像是苹果吧!小红:我感觉是小土豆!轩轩:我感觉像一个粉色的的水果!老师:“小朋友们,这个你们认识吗?圆圆:我们吃饭的时候吃过哦,还有小朋友问过老师呢!欣欣:它是小苹果吗?周周:它有点像红色的萝卜。老师:对了,它是萝卜的一种,叫杨花萝卜。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乐乐:它身体圆圆的,红色的,下面还有小须,像爷爷的胡须一样。晨晨:它的头上还有绿色的叶子,像戴着一顶小帽子一样,真可爱!好想再尝一尝呀!老师:那我们一起试一试,在我们的小菜地里面种杨花萝卜好不好呀!幼儿们: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当看到孩子们对杨花萝卜提出了各种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探究,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杨花萝卜,通过多感官观察和交流,了解了杨花萝卜的特点,大胆讲述了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孩子们讨论了种植需要的工具,需要装杨花萝卜的盆、小铲子和水壶,收集好这些工具就前往菜地进行种植啦!先用铲子铲一些土放到盆里,泥土太硬了,还得先松松土呢!把萝卜放进去,再用土埋起来。
杨花萝卜种好啦!仔细看一看,孩子们的种植方法还不一样呢!有的萝卜是正的,有的萝卜是躺着的,太有趣了,这些萝卜能顺利长出叶子吗?带着疑问,孩子们开始了探究之旅。
每天早晨入园,孩子们都会来自然角给萝卜浇水,观察杨花萝卜的生长。很快,他们发现有的萝卜叶子大一些、绿绿的,有的萝卜叶子小一些、黄黄的,还有的杨花萝卜是光秃秃的,到现在都没有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禾禾说:“应该是浇水太少了,要多浇点水。”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给萝卜浇水,希望它赶紧发芽长叶子。
一个月后,我们的杨花萝卜长大了,所有的期待和美好都如约而至。原来,杨花萝卜的生长不仅需要土壤和水,还需要阳光和足够的空间。
小班孩子能借助工具种植杨花萝卜,从而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种植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现象,教师选择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发现和探究问题。孩子们用各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杨花萝卜,对其进行仔细地观察,观察到杨花萝卜明显的生长变化,从而发展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和探究的结果,用简单的绘画记录的方式表征杨花萝卜的生长变化。
从活动中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杨花萝卜的生长不仅需要土壤和水,还需要阳光和足够的空间,在实践中,幼儿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
随着对杨花萝卜的深入了解,孩子们对杨花萝卜的兴趣也愈发浓厚,这天晨间谈话活动中,航航问:“萝卜有蓝色的吗?”孩子们一下被这个问题吸引了,纷纷讨论起来,那萝卜到底有哪些颜色呢?那就去超市里找一找萝卜吧!
原来,萝卜家族里有这么多萝卜,有白萝卜、青萝卜、胡萝卜、杨花萝卜、还有红心萝卜。
《评估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超市去寻找各种各样的萝卜,了解了萝卜的种类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而且大小也不一样,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丰富了对萝卜的认知,同时也让孩子对孩子们对萝卜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激发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幼儿园的种植地是孩子认识自然的一扇窗,也是他们不断尝试与探索的乐园。从随心所欲到科学种植,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的从一个点在向一个面扩展。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让孩子们从蔬菜种植照料中,发现种植的乐趣,掌握照料植物的方法。植物生长的动态性、多变性,给孩子们提供了亲身体验、主动探索的多维机会,他们的发现、尝试、交流、想象与创造赋予了新的学习意义,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有了这次种植经验,孩子们对以后的种植充满期待,孩子们的种植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