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遗址寻访,传承淮海革命薪火——“淮海薪火 体育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定向越野和微党课活动(一)

发布者:王珺君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1

红色文化遗址是革命历史的无声见证,承载着永不褪色的精神伟力。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其中所展现出的“淮海精神”蕴含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红色文化。2025年7月15日,南京体育学院“淮海薪火 体育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满怀热忱追寻红色足迹,先后奔赴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和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一、淮塔之下越野行,革命精神薪火传

上午,实践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走进庄严肃穆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淮海战役的红色革命精神,是生动的党史“教材”。在巍峨耸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实践团队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队员们神情凝重,整齐列队,两名队员将寄托着无限哀思与崇高敬意的花圈敬献于淮海战役烈士,随后全体成员面向纪念塔进行庄严宣誓,表达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重任的坚定决心。

实践团队成员集体献花圈默哀现场

实践团队成员宣誓现场

同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造性地策划并实施了 “点亮淮海革命薪火”红色遗址定向越野活动。精心规划了一条富有教育意义的越野路线,将园区内承载厚重历史的红色地标“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抗日战争纪念馆—新四军纪念林—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塔碑林”逐一串联起来。每一个定位打卡让抽象的“革命薪火”在青春的奔跑与团队的协作中被真正“点亮”,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有效推动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的生动传承。

实践团队“点亮淮海革命薪火”定向越野活动现场

随后,团队成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观摩全景画馆,切实感受到淮海战役的宏大规模,通过浮雕、蜡像及声光电多媒体技术身临其境地体会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深刻体悟淮海战役所蕴含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的“小推车”精神。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带着这份“淮海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创新文化传承的形式,发扬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团队成员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

团队成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合影留念

二、北望村中微党课,支前路上践初心

午后,实践团队前往汉王镇北望村,参观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这片建筑群由刘伯承旧居、邓小平旧居、陈毅旧居、粟裕旧居、谭震林旧居、司令部会议室等组成,是“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透过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军装、泛黄的作战地图和那张承载过无数重大决策的方桌,峥嵘岁月历历在目,使团队成员对革命先辈的智慧与担当心生敬意。

团队成员观摩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随后,在庄严肃穆的旧址会议室里,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从渡江战役看党的初心使命”微党课,深刻领悟“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所蕴含的磅礴力量。队员们带着党课的感悟,踏着先辈的足迹重走支前路,行走在历史现场,队员们对淮海战役中军民同心、万众一心的支前精神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切的体会,革命薪火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得以延续。 

团队在北望村进行微党课学习

团队成员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门前合影

此次“红色文化遗址寻访,传承淮海革命薪火”活动,充分彰显了南体学子不仅注重锤炼强健体魄,更矢志不渝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实践团队成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追寻红色足迹,将汲取的精神养分和实践感悟,转化为勇往直前的动力,让淮海革命精神在青春奋斗中绽放光芒,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张阳

图片及视频:胡光良、王仁羽

指导老师:王进、王珺君、戴越

审核:王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