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学子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展“弘扬小岗精神,体育赋能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发布者:王珺君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2025年7月1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小岗精神·体育赋能”团队7名成员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主要从红色精神铸魂、体育实践教学、实地调研走访等方面展开,旨在以体育为纽带,在实践中深刻体悟改革初心,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一、红色精神铸魂,体育实践探索

7月1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在小岗村村委会正式启动“弘扬小岗精神,体育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岗村司法所所长王玉婷、小岗村党委办主任李文其、小岗村党委工作人员马若愚出席活动。活动中,李主任对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学生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此次活动生动体现了高校学子回归家乡、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更是为基层学子打开了体育视野的重要窗口,希冀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搭建体育助力小岗村发展,实践协同育人的新局面。

 

实践团队成员小岗村合影

随后,团队成员围绕小岗精神的时代内涵与育人价值展开讨论,团队成员代表张阳向村委会工作人员系统阐释了本次活动主要通过深入走访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帮扶小岗村儿童开展体育教学探索,深入乡村基层进行问卷调研等形式,探索体育助力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活动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团队宣讲得到了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与支持,标志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始。

小岗村村委会宣讲活动现场

小岗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与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二、追寻改革足迹,筑牢信仰根基

当日下午,团队成员整装列队,奔赴庄严肃穆的蚌埠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缅怀活动。在巍峨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神情凝重,整齐肃立,全体成员怀着最深的敬意,向长眠于此的英雄们深深鞠躬致敬,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强化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团队成员瞻仰蚌埠烈士墓区

7月2日,实践团队成员重点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纪念馆。通过观摩“十八个红手印”等珍贵历史文物,实地探访“当年农家”旧址,成员们系统学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脉络,领会“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的“大包干”改革精神内核。随后,成员们通过观看纪录片《红手印留下的书记》深入学习沈浩同志的模范事迹,围绕沈浩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并结合展陈开展专题研讨,深化了南体青年学子对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理解。

团队成员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纪念馆

团队成员沈浩纪念馆合影

三、体育赋能乡村,调研基层实情

为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推动小岗村儿童体育发展,实践团成员于7月3日结合体院特色以及专业优势,精心开展了体育教学活动。团队成员采用分组轮转制教学,分工教学了传统武术、花样跳绳、基础跳远以及篮球启蒙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了运动技能,更在无形中点燃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在小岗村的土地上播撒出体育的火种,在团队成员的心目中种下体育服务基层的志愿精神。

午后,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小岗村社区、体育场馆及村委会,针对“小岗村青少年体育参与现状及精神教育需求”展开问卷调研,从小岗村体育设施现状、使用情况、居民体育健身需求、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等多个维度进行调研与访谈,深入了解群众意见,为下一步探索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团队成员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现场

团队成员与小岗村孩子合影留念

本次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学子赴小岗村的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更是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通过“看、听、讲、教、研”相结合的方式,亲身感悟小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并以体育为桥梁,为乡村青少年身心健康与体育发展的提升贡献了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文字:张阳

图片:张左全、周扬、王华勇

指导老师:戴越

审核:王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