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邀请到18所兄弟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负责人与专家学者,围绕“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经验分享与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在南京体育学院灵谷寺校区图书馆第二报告厅开展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研讨会。运动训练学院院长赵琦,党总支副书记杨蓉,副院长张明,学院各系主任,以及各兄弟院校体育学院领导、嘉宾参加会议。会议由篮排系主任赵西堂教授主持。
赵琦代表学院对出席会议的高校院系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会议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回顾了学院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运动训练专业建设在推动体育事业进步、人才培养及体育科研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期待与会嘉宾、专家学者能够深入交流,共同探索运动训练专业建设与创新发展的途径,为各兄弟院校师生拓宽视野,为未来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嘉宾对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建院30周年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北京体育大学谢慧松教授就《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建设实施路径》做主题报告。她分享了如何紧扣“体育强国”国家战略,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持续优化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国家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竞技体育人才。
上海体育大学马海峰教授就《“中高本联动”模式下“训学研”融合型运动训练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做主题报告。从“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三个维度出发,阐述了构建“中高本联动”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训学研融合”三类型人才培养特色及确立“多主体参与”三要素人才培养途径的创新实践。
在研讨环节,各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及嘉宾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在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并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创新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张明副院长代表南京体院运动训练学院发言,他介绍了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措施。
赵琦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达感谢。他指出,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与探索,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要强化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提升。同时,他提倡扩大国内外交流的渠道,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他强调,要凝练成果,将研讨会上形成的共识和创新思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推动运动训练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他呼吁各兄弟院校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共享资源,携手并进,共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贡献力量。
与会者表示,将把此次研讨会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运动训练专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建院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全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同仁们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平台,更为运动训练专业的未来发展拓展了思路。
会议现场
赵琦院长致开幕词并宣布开幕
谢慧松教授做主题报告
马海峰教授做主题报告
合影留念
图文:王程岳、王豫宁
审核:赵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