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
一、概况
运动会原定于1931年10月10日(双十节)在南京举行。由于“九一八”事变,运动会不得不推迟到1932年5月举办,然而1932年春淞沪战役爆发,使运动会再次推迟到1933年双十节才得以举行。会期从1933年10月10日至20日,前后共11天。比赛首日观众即达三十万人之巨,极大地鼓
本届大会参加单位有32个省市,男选手1632人,女选手627人,共2259名运动员。连同各地职员总计有2679名代表。大会设17个男女竞赛项目:其中,男子组设田赛、径赛、全能、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棒球、游泳、国术共10个项目。女子组设田径、篮球、排球、网球、垒球、游泳、国术共7个项目。
上海市及河北省代表队参加了所有17个项目的比赛;北平市、南京市、香港代表队则参加了16个项目,北平未参加女子垒球,南京未参加棒球,香港未参加国术;而哈尔滨、吉林代表队及南洋的巴达维亚华侨队各只参加了其中一个项目。
二、会徽
三、会歌
本届《全国运动大会会歌》在南京诞生。国民政府教育部与全运会筹委会共同向全国征集会歌,中央政治学校刘清徐的歌词投稿最终入选,加以修正及补充之后成为会歌歌词。开篇以古雅的歌词描述运动会“大会皇皇!多士跄跄(跄跄:旧指走路有行仪风貌)!”又借歌词阐述了“胜败虽在一时,关键却在平常。得胜了虽可喜,败也决不颓丧”的体育哲理;继而号召健儿们“彻始彻终,图精图强”,“有勇有德,知礼知方”;最后指出运动会的意义是“发扬尚武精神,增进民族健康”。
歌词选定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发邀请清华大学赵元任、中央大学唐学咏、中央军校杜庭修各自依歌词谱曲。赵元任是与王国维、陈寅恪齐名的国学大师,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创作过很多歌曲。他作曲的《全国运动大会会歌》,旋律雄浑激荡,符合大型运动会的现场氛围,于是脱颖而出并在全国传唱。教育部把歌谱抄送全国各学校进行教学,使这首歌成为民国期间最有影响力的运动会会歌。后来一些城市举办运动会也以之为会歌。
歌词:
大会皇皇,多士跄跄。谁夺得锦标来,便博得万人奖。健儿们,健儿们,彻始彻终,图精图强!大家向上,向上,向上!胜败虽在一时,关键却在平常;胜败虽在一时,关键却在平常。
举止堂堂,眉宇洋洋!得胜了虽可喜,败也决不颓丧。健儿们,健儿们,有勇有谋,知礼知方,大家欢畅,欢畅,欢畅!发扬尚武精神,增进民族健康;发扬尚武精神,增进民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