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爱国会见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专家

发布者:档案馆发布时间:2025-03-12浏览次数:16

为加快推进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建设步伐,广泛汲取各方专业智慧与经验,3月11日,校史馆特邀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专家来校指导考察,并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爱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副馆长李大鹏、王莉,宣教部主任李新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殷丽娜,校档案馆、校史馆、中国近代体育陈列馆馆长支川及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陈爱国代表学校对李祥、殷丽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校党委高度重视体育博物馆建设和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南京体育学院建立在中央体育场旧址之上,承继了中国近代百年体育历史文脉,建设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是推动体育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路径。陈爱国进一步指出,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也是筹备学校70周年校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早日统筹谋划,及时完成体育博物馆的布展思路、方案设计、功能分区、经费预算等具体工作事项,切实有效推进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建设进程,并恳请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们不吝赐教,为我校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的建设贡献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李祥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央体育场所承载的不仅是体育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其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以近代体育为核心,同时在内容上适当向前追溯历史渊源、向后延展发展脉络,并搭配体育艺术作品的设计展陈,这种方式既能生动、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又能极大地丰富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呈现形式,让参观者获得更为多元、深刻的体验。

殷丽娜表示,中央体育场蕴含着独特的设计思路与理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秉持“轻建设”的科学原则,尽可能对建筑本体进行妥善保护,减少不必要的更改,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展陈内容的精心策划与展陈方式的创新优化,从而实现历史建筑与现代展示的完美融合。

支川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建设工作的前期基础、推进现状、未来的推进计划以及需要与会专家现场交流讨论的事项。

与会专家围绕中国近代体育博物馆的展陈大纲、展陈形式等进行了详细交流讨论,并前往建设场地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博物馆建设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强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座谈会现场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

合影


文字:张金年

图片:张金年、翟海滢

审核:支川